自清光緒二十一年金陵人郭玉生落戶前門觀音寺,到1983年老掌柜劉振英勇擔重任、小胡同里艱難復業,再到現任掌門人畢國才繼往開來、開辟發展新篇章。120多年來,經過幾代人的薪火相傳,北京稻香村呈現給消費者的糕點產品依舊如初,歷久彌香。身為老字號品牌之一,北京稻香村多年傳承下來的文化自有應發揚光大之處。正如畢國才先生所說,“創新的同時,老字號的精髓一定不能丟,內核不能變?!?/p>
景泰公園、景泰橋、景泰路、景泰小學、景泰地鐵站……在北京城南,人們兜兜轉轉,總會時不時經由這些地名想起一種北京特色傳統手藝工藝制品——景泰藍,這些地名的命名皆是由于北京市琺瑯廠坐落于此。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瑯”,這種宮廷文化歷經600多年歷史,依舊閃亮動人。景泰藍不是瓷器,而是采用金銀銅及多種天然礦物質為原材料制成的特種金屬工藝制品。
如今,吃飯、旅游、逛街或僅僅只是在家中休息的時候,人們都不免拿起手機“咔嚓咔嚓”地照幾張照片,時時分享自己的生活點滴,拍照好像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從前,照相可是一件十分隆重的事情,一項“奢侈”的消費,每家每戶只有在結婚、添丁等有紀念意義的重要日子,才會穿上最“上檔次”的衣服去照相館照一張相,幾十年留作珍藏。很多照片都是黑白的
書畫藝術是中國最具特色的傳統藝術門類之一,其用具也獨具一格,“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必不可少。但其使用起來卻略有不便,墨塊在硯臺上研墨,不但費功夫,而且每次只能研磨出很少的量,有時甚至需要專人研磨。這種情況的改善發生在一百多年前,公元1865年,謝松岱先生在北京琉璃廠發明了墨汁,并在自家墨汁店門口寫下一幅楹聯“一藝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書”,取楹聯第一個字“一得”為店名,這家墨汁店就是一得閣。
老話兒說:“爺不爺,先看鞋”,曾幾何時,穿上一雙內聯升絕對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巴豕蟪忌铣h政必要穿朝靴,這是高檔次的官靴了。一雙朝靴可價值數十兩白銀,大多是由內聯升鞋店定制的……” 北京民俗專家常人春所著《老北京的穿戴》一書中寫道。1853年,鞋匠趙廷在北京東交民巷創辦了內聯升,當時專門給皇親貴族制作朝靴,“內”指大內宮廷,“聯升”則寓意顧客穿上本店制作的朝靴,可以官運亨通連連升遷。
和平門外琉璃廠西街,是一條古樸典雅、川流不息的大街,街上有這么一家店,成立至今近350年,取“以文會友,榮名為寶”雅意得名,徐悲鴻、齊白石、李可染都是它的擁躉,與它邂逅于翰墨,結緣于丹青。它就是成立于1672年的松竹齋,如今的榮寶齋。榮寶齋從初創時的琉璃廠南紙店,發展為名聞遐邇的中華老字號、東方藝術畫廊,其品牌內涵在歲月的變遷和一代又一代榮寶齋人的努力下,得以不斷擴充、豐富,逐漸成長為一家集書畫經營、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裝裱修復、拍賣典當、出版、展覽、教育相關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央企。
足不出戶、送餐上門如今已經深刻融入我們的生活,訂外賣也成為了必備技能之一,但如果回到民國,如何訂外賣呢?別著急,你可以打2局0430電話訂貨,天福號將使用特意購置的外送自行車為您送貨上門。這家大名鼎鼎的中華老字號起源于一位官宦后裔乾隆年間的“北漂”之旅。乾隆三年,山東人劉鳳翔身懷明庭醬肉絕技,攜孫子劉抵明來京,在西單牌樓拐角處,創立了“劉記醬肉鋪”。
繚綾繚綾何所似?不似羅綃與紈綺,應似天臺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國是絲綢的故鄉,文人寫下詠嘆絲綢的詩詞,畫家在絲綢制成的絹帛上潑墨揮灑,中國人對絲綢總有著不同的情感。廣裁衫袖長制裙,金斗熨波刀剪紋。百年來致力于傳承中國韻味的瑞蚨祥,以定制產業為核心,產業涉足服裝、配飾、皮草、家用紡織品等多個領域。
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于神農、興于唐朝、盛于宋代,幾千年來滋潤著中華文明,為它帶來一縷特別的清香?;ú?,又名“熏花茶”、“香片”,屬于再加工茶類。其中,被稱為珍?品的茉莉花茶,茶坯為綠茶,經多次用茉莉鮮花窨制加工而成,茶引花香,花增茶味,茶味與花香巧妙地交互融合,構成了茉莉花茶特有的品質,有“窨得茉莉無上味,列作人間第一香”的美譽,在清朝時即被列為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