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印度尼西亞中國商會總會成立。經過17年的發展,展現出非同凡響的生機與力量。截至目前,有效會員近300家,理事單位有36家,會員85%以上為國企央企駐印尼辦事處或分公司。
在經過多次進度延緩后,7月25日,位于河內市朔山縣的天意垃圾發電廠正式并入國家電網,一期工程投入運營。
印度尼西亞與中國是隔海相望的友好鄰邦,兩國的經貿往來、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千年前的宋代。明代大航海家鄭和七下西洋期間曾數次抵達和到訪爪哇和蘇門答臘等地的歷史更是在印尼家喻戶曉。沿著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一路而來的商隊、商船不僅帶來了精美的中國瓷器、絲綢、茶葉等,也為印尼帶來了先進的農耕技術和中醫藥,與印尼的文化相互碰撞、融合,造福印尼百姓。
共建“一帶一路”的有力推進為更多中資企業“走出去”提供了機遇,也為相關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合作共贏正在“一帶一路”國家成為主旋律。素有“千島之國”稱號的印度尼西亞是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國家,在其東南部的蘇拉威西省,一座以鎳業為主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德龍工業園正沐浴著“一帶一路”合作共贏的春風崛起壯大,為中印尼更緊密的經貿合作關系樹立了榜樣和標桿。
長期以來,在國家“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倡議引領下,中國路橋搶抓機遇,以多種方式承攬了印度尼西亞泗水馬都拉大橋、巴基斯坦喀喇昆侖公路改擴建工程、毛里塔尼亞友誼港改擴建工程、孟加拉卡納普里河底隧道工程、肯尼亞蒙內鐵路、內馬鐵路等著名項目。
歷經30多年風雨的青山實業,于20世紀80年代誕生于浙江溫州。秉承“敢為人先廉潔敬業”的青山精神,青山實業從零起步,一路披荊斬棘,敢思人所未思、敢為人所未為、敢至己所未致,2021年躋身世界500強第279位,銷售額超過3500億元,全球員工超過12萬人,成功地向世界展示了新時代中國民營企業的風采,締造了不銹鋼、鎳、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傳奇。
廈門象嶼集團有限公司是中國供應鏈服務領域的龍頭企業,2021年位居“財富”世界500強第189位,業務領域涵蓋大宗商品供應鏈、城市開發運營、綜合金融服務、港口航運、創新孵化等,致力于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以供應鏈為核心的綜合性投資控股集團。
2022年6月21日,隨著印尼雅萬高鐵2號隧道順利貫通,標志著雅萬高鐵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實現了全線13座隧道的全部貫通,為2023年6月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2022年6月23日,馬來西亞總理伊斯邁爾前往東海岸鐵路項目云頂隧道施工現場,啟動首臺隧道掘進機“云頂一號”,這標志著云頂隧道挖掘工程正式開始。連接印尼首都雅加達和第四大城市萬隆的雅萬高鐵全長142公里,最高設計時速350公里,是“一帶一路”建設和中印尼兩國務實合作的標志性項目,也是中國高鐵首次全系統、全要素、全產業鏈在海外落地的典范工程。
萬象南站換裝場的建成投用將提升中國與東盟國家間的國際聯運效率,降低跨境物流成本。這標志著中老泰鐵路實現互聯互通,陸海聯運國際物流通道更加便捷通暢。2022年7月1日,中老鐵路萬象南站換裝場正式建成投用,首批跨境集裝箱在此完成標準軌與米軌間換裝后,駛往泰國。
此次線路的開通意味著為東南亞出口貿易開辟了一條更加便捷高效的“黃金通道”,借助武漢輻射集聚優勢及中歐班列(長江號)通道網絡,東南亞的貨物將能通過鐵鐵聯運的方式安全快捷運輸到蒙古國、俄羅斯、歐洲等國家和地區。開通至今,國內21個省市先后開行了中老鐵路跨境貨運列車,運輸貨物的品類由開通初期的化肥、百貨擴展至電子、光伏、冷鏈水果等100多種,已覆蓋泰國、緬甸、老撾、馬來西亞、柬埔寨、新加坡等近10個國家和地區。截至2022年7月4日,中老鐵路開通運營滿7個月,累計發送旅客411萬人次,其中國內段357萬人次、老撾段54萬人次。